阅读历史 |

1980巴山猎耕记 第415(3 / 3)

加入书签

口的铁丝网上趴着。

养的时间长了,尽管石洞里面经常清扫,也难免有一股子浓重的腥臊味道。

陈安寻思着,什么时候专门为这些寒号鸟建一座养殖场,单是喂养在这石洞里,顶多到明年,也就容不下了。

而且,挺好的一个石洞,陈安有着别的规划,不能就这么糟蹋了。

接着,他抱着孩子去看了坡地上那些此时一根独杆长了有两米高的杜仲,还有那些生发成一小蓬一小蓬的金银花。

一个石头三两油,别看是些石头旮旯里修理出来的台地,但里面大概是通风透气,外加上积攒了不少腐殖土的原因,无论是杜仲还是金银花,都长势良好。

陈安像是巡视自己领地一样,跟着又去了院墙外面的水塘。

那些山里弄回来的雅鱼,在水塘被陈安改建后,水坝上的水不断冲淌下来,让一潭子水彻底活了,供氧量足够,水质也极好,这些鱼在水潭里生活得很好。

一番看下来,他还发现里面多了不少鱼苗,相信用不了两年,这水潭里,也会雅鱼成群。

到了水潭边,他干脆顺着河沟往下,到自己新开出来的稻田里去看了一下。

耿玉莲正在稻田里割稻子,每隔一段留下一些稍高的稻茬,割下来的稻子,整齐地铺开,晾晒在稻茬上,一块田里的稻谷,已经被割了大半了。

等割完后,搬来打谷桶,用篾席一围,一把一把地捆起来,摔打脱粒,然后晾晒等等。

一粒大米,从种子变成粮食,从田间走上餐桌,要经过不少工序,从浸种到最后入仓,少说也有二十個流程,那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。

远远地看到耿玉莲,陈安怀里抱着的陈澈就先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