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谈晓兰就说了让王氏他们在岸边等客户,自己在绣庄后院等着。

花婶就拉了谈晓兰到绣庄里,说:“早就该这样了,天冷,少接个客户就少接一个,还是身体最重要。”

谈晓兰笑了笑,问她:“花婶找我有事么?”

花婶拉着她坐下:“没事你就不能进来坐坐了?”

谈晓兰就笑:“我进绣庄的次数,比我回后院的次数都多。”

花婶听完哈哈大笑,笑完又说起了谈思立平安的事,还恭喜了谈晓兰一番。

然后花婶又说:“你回后院也是自己一个人,还不如在绣庄里待着,这里热闹,其他商行有客户了找你也好找不是。”

热不热闹谈晓兰觉得无所谓,但是其他人找自己方便却是真的。

花婶见她意动,继续道:“要觉得干坐着没意思,你就绣个东西,绣房里一屋子的师傅,教你她们绝对不藏私。”

谈晓兰觉得,花婶的绣庄不愧是渡口生意做好的,几句话说的,自己就打算以后在这里等客户了。

……

之后谈晓兰等客户的时候,就在绣庄里待着,她还提前买了过年时穿的布料,无聊的时候就去门店里面的绣房里做一会。

平时自己做针线还不显,和专业的绣娘一起做活,谈晓兰的速度就显得特别慢。

绣娘们都和她开玩笑,说按着她这个速度,封河了她这身衣服也做不好。

谈晓兰心态好的很,笑嘻嘻的回她们:“慢工才能出细活,我这可是过年时穿的衣服!”

话刚说完,一位起身活动的绣娘来到她旁边,说:“别在那里下针,往上去一点,要不然绣出来不平整。”

谈晓兰:好的,知道了。

然后还不忘说一声:“谢谢姐姐。”

这一次指点,算是开启了谈晓兰针线技术的大升级。

只要是她在绣房里做活,就会有绣娘在一旁看着,时不时的指出不合适的地方。

还真像花婶说的那样,对谈晓兰,绣娘们没一个藏私的。

谈晓兰不想白受人家的好,绣庄里五个绣娘,每人手底下都有一两件自己费了心思,却在手里压了好几年的绣品。

谈晓兰把她们积压的绣品都仔细看了,之后的几天,还真让她帮着卖出去一件,而且客户还及中意,给的价钱也好。

一开始绣娘们教谈晓兰,是觉得她给绣庄带来了不少生意,平时还总拿一些糕点水果的过来,花婶不怎么吃,大多数都被绣娘们给吃了。

虽说是吃了人家的嘴软,但是更重要的是,谈晓兰就算是学的好了,也不会来做专业绣娘和自己抢生意,更何况真正拿手的绝活,不练习个几年也学不会。

这样一个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,长的也好看,还大方又开朗的小姑娘,谁不喜欢呀。

现在谈晓兰又用心的帮她们销售积压库存,绣娘们对谈晓兰就更用心了。

可惜谈晓兰并不是个严于律己的人,自从绣娘们对她更用心,她去绣房的时间反而变短了……

这天谈晓兰刚进绣庄, 就看到柜台里面,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那里打算盘。

谈晓兰之前见过他两次,是花婶的小儿子, 在渡口这边的学堂读书,休沐的时候会来绣庄帮花婶盘账。

李传家感觉有人进店,眼神从账本上挪开,看到进来的是晓兰, 就招呼了一声:“谈姑娘来了。”

谈晓兰原本准备直接去绣房,听人家和自己打招呼, 只能停下来, 回了句:“李公子好。”

一旁理货的花婶笑了:“你们俩也太客气了, 不知道的还以为晓兰和我的关系不好呢!”

谈晓兰就说:“关系不好就不租您的房子了。”

花婶:“你爹在这边渡口的时候, 和我家那口子也是兄弟相称, 你们俩也别那么生分了, 以后就以世兄妹相称吧。”

谈晓兰觉得, 有爹爹的关系, 自己现在还租着花婶的房子, 对李公子称一声世兄也使得。

随即就改了称呼, 对李传家道了声:“李世兄。”

李传家赶紧回了句:“谈世妹。”

两人都彼此额首示意,谈晓兰又对花婶说:“婶子你忙吧,我去绣房了。”

花婶挥挥手:“去吧, 有人找你我喊你。”

……

今天天气阴冷,谈晓兰想着应该没人想下船来玩,就决定今天上午, 把已经绣了好几天的衣片给绣好。

只是她现在少有一坐半天的时候, 只做了半个多时辰,就觉得需要出去活动一下。

刚出来绣房, 就听到花婶在和她儿子说着什么。

谈晓兰没想到李传家还没算好,觉得人家算账自己不方便在这里待着,正准备和花婶打个招呼出去,进来一位客户。

然后花婶就对谈晓兰说:“晓兰你帮我招待一下。”

招待客户不用闲坐着听别人算账,谈晓兰就应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