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(2 / 3)
&esp;&esp;始皇抬眸看他:
&esp;&esp;“扶苏是如何应对的?”
&esp;&esp;蒙毅艰难地回答:
&esp;&esp;“长公子他,他说‘父赐子死,无需再问’,便拔剑自刎了。”
&esp;&esp;始皇猛地按在桌案上,豁然起身。那桌案应声而裂,坍塌在地上。
&esp;&esp;魂体是以功德论战斗能力的,始皇显然还没习惯自己这爆发时惊人的力道。不过他也没在意倒塌的桌案,只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跪地请罪的蒙毅。
&esp;&esp;蒙毅说自己不该在路上耽搁,若当时及时归来了,有他盯着,必不可能发生此事。陛下若是生气,便责罚他吧。
&esp;&esp;始皇没有责罚他,而是重复了一遍:
&esp;&esp;“扶苏拔剑自刎了?”
&esp;&esp;蒙毅脑袋低垂:
&esp;&esp;“是的。”
&esp;&esp;始皇忽然就冷静了下来。
&esp;&esp;他坐回了位子上,弯腰去触碰碎成几瓣的桌案。用功德将之修补好,任由侍者俑上前拾取散落一地的物品。
&esp;&esp;蒙毅有些摸不着头脑,不知陛下是否是气到极致反而冷静了。
&esp;&esp;始皇眉眼淡然:
&esp;&esp;“那不过是旁人的儿子,朕教养长大的太子绝不会如此意气用事。既不是朕之子,朕又何必为他们的选择而生气?”
&esp;&esp;他可以因李斯、赵高等人的悖逆而震怒,也可以因胡亥的残暴愚蠢而冷笑。但其他扶苏做的事情,他总不能迁怒到自家孩子身上。
&esp;&esp;自有旁的始皇帝会去处理,而他不过是个与之无关的旁观者罢了。
&esp;&esp;都是成年人了,自己做的选择,自己承担后果。
&esp;&esp;无论那里的扶苏是一时冲动自杀、懦弱不敢反抗自杀、还是为大局着想主动自杀给“被父亲立为太子”的幼弟让位,都是他自己的事情。
&esp;&esp;蒙毅觉得不对吧,他们陛下有这么好脾气吗?
&esp;&esp;果然,又见始皇抽出了腰间的泰阿剑:
&esp;&esp;“扶苏的选择朕不会置喙,可那些胆敢欺辱朕爱子的东西,朕必斩之。”
&esp;&esp;蒙毅:舒服了,这才是我们陛下。
&esp;&esp;虽然陛下前脚说“那是别人的儿子与朕无关”,后脚又说“他们欺辱朕之爱子着实该杀”。但这有什么关系呢,到底是不是他儿子,底线可以灵活一点的嘛。
&esp;&esp;陛下开心就好。
&esp;&esp;始皇执剑出去了。
&esp;&esp;其他人方才表面上是在商议律法,实则都竖起耳朵偷听这边的动静呢。
&esp;&esp;见人走了,立刻叽叽喳喳起来。
&esp;&esp;“陛下似乎还不知道那些大秦二世而亡了?”
&esp;&esp;“要不要和陛下说一声,这样陛下揍他们的时候可以揍得更狠些。”
&esp;&esp;“无需多此一举,陛下如此睿智,恐怕早有所料。”
&esp;&esp;大家一想也是,便都抛开了。
&esp;&esp;主要他们不是很想这个时候凑上前去,万一被迁怒了得不偿失。虽然陛下应该不会迁怒无辜人等,可事情总有个万一嘛。
&esp;&esp;这可是“爱子被害”和“二世而亡”双重buff叠加,陛下气疯了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&esp;&esp;始皇走出门去就意识到,自己现在出去不一定能找到可泄愤的李赵胡三人。
&esp;&esp;若是事情过去很久的位面,他们有可能已经投胎了。即便被强留下来做了秦君们的出气筒,必然饱受刑罚,恐怕早没了气性,收拾他们没意思。
&esp;&esp;况且也不是所有位面都这般发展的,万一去的是个大秦好端端没有被胡亥祸害的位面,他突然跑去也不合适。
&esp;&esp;始皇决定查询一下新生的大秦位面。
&esp;&esp;分管人的权限确实有点作用,查这些内部消息的时候十分方便。他很快就查到了几个符合条件的位面,然后从中筛出了发展不同的,只留一个大秦即将二世而亡的位面前去。
&esp;&esp;眨眼间,始皇来到了此界的骊山陵。
&esp;&esp;这里的始皇帝才刚刚苏醒,还没搞清楚情况。
&esp;&esp;始皇也不和他废话,直接问道:
&esp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