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(3 / 3)
?
&esp;&esp;因为代国地处的位置尴尬,会觊觎它的人不多。所以各国也懒得和它联姻,只有赵国数十年来一直虎视眈眈。
&esp;&esp;后来赵国的赵襄子的姐姐嫁给了代国国君,于是等赵国企图吞并代国的时候,代国竟无处可以寻求援助。
&esp;&esp;它们唯一的姻亲就是想吞并它的赵国,堪称求助无门。
&esp;&esp;同样是弱小的国家,韩国靠着所处之地各国皆想要,走了联姻路线保全自己。
&esp;&esp;韩国地小难以被各国合围瓜分,只能便宜一家。但韩国与六国广泛联姻,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&esp;&esp;谁要动韩国,其他国家都不会同意。除非是自家灭韩,否则免谈。
&esp;&esp;届时各国都能以姻亲身份正大光明地出手相助,再顺便反攻一下侵略国,从这家捞几座城作为出兵的报酬。
&esp;&esp;当年吴王灭楚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&esp;&esp;秦楚联姻,秦哀公是楚王的外公。倘若放任楚国被吴吞并,秦国就吃亏了,自然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。
&esp;&esp;于是秦人赋之《无衣》,发兵救楚。
&esp;&esp;是的,秦国的战歌《无衣》是在这个前情下创作出来的。
&esp;&esp;只有明白了为何六国会互相驰援的根本原因,才能精确想出应对之策。
&esp;&esp;始皇告诉孝文王:
&esp;&esp;“朕有两策,可令被灭之国无法光复。”
&esp;&esp;孝文王愿闻其详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