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(1 / 3)
&esp;&esp;曹操看他如此不安分,心说袁本初怕是要没了。再和袁本初纠缠到一起没有好处,不如趁机决裂。
&esp;&esp;于是义正言辞地回了一封书信,表示兖州刺史荀彧是朝廷任命的,怎么就成他曹操的人了。兖州不让他借道自然是朝廷的意思,关他曹孟德什么事?
&esp;&esp;然后还斥责袁绍狼子野心,没有朝堂的准许就随便攻打豫州。自己身为大汉忠臣,不屑与乱臣贼子为伍。
&esp;&esp;袁绍被气了个倒仰:
&esp;&esp;“曹孟德欺人太甚!”
&esp;&esp;要不是吞并幽州的大业更重要,他高低得拉起兵马去打一打徐州。曹孟德一定是占据两州之地开始自满了,不愿意继续依附于他,可恶!
&esp;&esp;但袁绍仍旧咽不下这口气。
&esp;&esp;曹操自己还随便发兵攻打徐州呢,凭什么指责他攻打豫州?
&esp;&esp;袁绍反手给直隶送了一份告状的文书,细数曹孟德干过的缺德事。不愧是曾经的发小,互相之间十分了解,袁绍连曹操小时候的黑历史都给抖出来了。
&esp;&esp;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,曹孟德此人打着忠于汉室的旗号,其实根本没那么忠心。陛下一定要防备这个家伙,千万不要被他给骗了。
&esp;&esp;袁绍认为,皇帝定是不清楚曹操为人,才任由曹操掌控两州。
&esp;&esp;至于秦正那头。
&esp;&esp;袁绍同左右分析道:
&esp;&esp;“秦正脱离曹操自立,也不知双方如今关系如何。若我是秦正,定然视曹操为眼中钉。且先将曹操的把柄送上,看秦正是否会借机发难。”
&esp;&esp;挑拨离间老土但有效,袁绍才不相信秦正和曹操之间毫无芥蒂。
&esp;&esp;始皇看完袁绍的信,见他为了凑数什么都往上写,很是无语。不仅是曹操的那些黑历史,袁绍还大言不惭地把曹操私自进犯徐州这件事拎出来批判。
&esp;&esp;袁绍:曹操用这个来谴责我,我也要谴责回去!
&esp;&esp;但同时被送来的还有探子的密报,说袁绍正准备发兵攻打幽州。
&esp;&esp;始皇:……
&esp;&esp;所以说,这些人为什么总喜欢用回旋镖扎自己?
&esp;&esp;始皇反手把密报发去幽州给贾诩了。
&esp;&esp;贾诩见自己只是找借口问袁绍讨要粮草,结果袁绍举一反三,认定幽州是软柿子好欺负,想借机吞并幽州。
&esp;&esp;贾诩有一种微妙的感觉。
&esp;&esp;翻车了,但也没有完全翻。
&esp;&esp;其实袁绍来打幽州也行,韩遂确实打不过袁绍,但幽州又不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。有他贾文和出谋划策,再找个将军来领兵,以幽州本身的兵力,暂且抵挡住袁绍的进攻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&esp;&esp;他们要做的本来也只是拖延一二,等到朝廷发兵征讨随意侵犯幽州的袁绍就行了。
&esp;&esp;袁绍真是习惯了朝廷当摆设的日子,还没认清现实呢。
&esp;&esp;以前董卓、王允等人挟持皇帝的时候根本不管外头打成什么样,诸侯随便怎么打他们都不会派兵去平叛。现在可不是当初了,现在的秦司徒正愁没借口打你们呢。
&esp;&esp;贾诩把幽州的将军们扒拉了一遍。
&esp;&esp;然后他发现,这里有个刘虞的旧部,叫李左车的,据说很能打。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跟着刘虞去豫州,可能是故土难离吧。
&esp;&esp;贾诩:就是你了!
&esp;&esp;贾诩去找到李左车,和他说了袁绍要进犯幽州的事情。李左车当即表示幽州的兵马都在他的掌控之中,只要粮草充足,阻挡住袁绍不成问题。
&esp;&esp;身为经验丰富的秦朝将领,哪怕李左车以前都是打匈奴的,没和袁绍打过,他也并不觉得袁绍会有多难对付。
&esp;&esp;——他可是战国名将李牧亲手带出来的长孙。
&esp;&esp;而且实在不行还能向陛下和太子求援。
&esp;&esp;袁绍的准备持续了数月,主要是在等新一年的粮食收获。今年又有旱灾,好在各州早有准备,粮食减产的情况不算严重。
&esp;&esp;何况旱灾也不是全国大旱,有的地方严重一些,有的地方就没受多少影响。
&esp;&esp;临近收获时,幽州那边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