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(2 / 3)
sp;&esp;“他们做生意的心不诚,没意思,不做了。”
&esp;&esp;反正秦国也换到了足够的虎符。
&esp;&esp;管仲则说:
&esp;&esp;“何必呢?安心和我齐国做交易,好歹还能维持住乱象,不再进一步恶化。现在都在私下里做小动作,反而闹得自己吃亏,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。”
&esp;&esp;这就是不会算账的后果。
&esp;&esp;赶在虎符失效之前,所有的旧符都被甩了出去。各国尝到了这个甜头,又开始委托玩家去搜罗新符。
&esp;&esp;战争一下子进入了白热化。
&esp;&esp;就好像明明上个月大家还在稳妥行事,一个比一个更谨慎。这个月突然就都疯了,不管不顾起来,开始往死里打。
&esp;&esp;玩家被这个变故弄得猝不及防,没想到只是大规模丢虎符而已,后果居然会这么严重。
&esp;&esp;而且,各国都没有停下的意思。
&esp;&esp;新符分明已经制成了,已然被使用的旧符也在慢慢追回。再过一个两个月,局势应该就能被控制住,但各国似乎都不愿意再忍耐。
&esp;&esp;玩家百思不得其解:
&esp;&esp;“是打上瘾了吗?还是杀红了眼,停不下来?”
&esp;&esp;扶苏:不,是想趁乱完成势力洗牌。
&esp;&esp;实力强悍的大国有恃无恐,只想趁机灭掉几个弱国,免得继续维持之前那个多国僵持的局面。
&esp;&esp;实力弱小的小国也想寻求转机,避免在安逸中缓缓走入灭亡。要是天下不乱,它们只怕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。
&esp;&esp;就得乱才好,在乱世中那些大国才有可能一夕覆灭。
&esp;&esp;越王认为:
&esp;&esp;“诸如秦国这等强悍的诸侯国,哪有功夫来打我越国?他们自然会想趁势覆灭楚国那样的庞然大物,反正小国以后有的是精力能腾出手来收拾掉。”
&esp;&esp;所以越国只需要龟缩在浙闽,尽量不去拉仇恨就行。
&esp;&esp;北边有吴地做缓冲,齐国一时打不过来。西边的楚国虽然很有威胁,却能等着秦国去和楚国对战,叫楚国没空攻越。
&esp;&esp;越王拿出他新得的楚符:
&esp;&esp;“调动楚国军队,让他们去攻秦!”
&esp;&esp;玩家的存在真是一个无解难题。
&esp;&esp;当玩家们想偷东西的时候,实在是太难阻拦了。
&esp;&esp;若是想和秦国一样,把东西藏在某个玩家的背包里,确实可以保证不被偷。可你又怎么确定该玩家靠谱呢?
&esp;&esp;玩家被击杀,是会掉落物品的。万一这人被别人杀了,虎符就是白给。
&esp;&esp;而且玩家的上线时间是不确定的,不可能随叫随到。要是急着用符,结果玩家不在线,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!
&esp;&esp;何况玩家本身就喜欢乱跑,不会整日待在宫中给你当人型库房。一旦他们出去乱跑,就会有海量的变数等着你。
&esp;&esp;再加上玩家的阵营转变丝滑,很有可能下一秒就跳反了。到时候直接带着一包裹的虎符投奔别人,你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&esp;&esp;是以各国再怎么眼馋玩家的背包,也不敢轻举妄动。只能绞尽脑汁地藏匿虎符,尽量别给玩家发现。
&esp;&esp;结果楚国还是丢了新符。
&esp;&esp;楚王简直要气昏过去。
&esp;&esp;虎符制度用了这么多年,他们头一次发现这玩意儿一点都不安全。临时放弃虎符制度是来不及了,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改一下这样子。
&esp;&esp;比如要求光动用虎符不够,还得有君王的亲笔信作为发兵指令。
&esp;&esp;国君们: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快就能模仿寡人的字迹吧?
&esp;&esp;扶苏:你确定吗?
&esp;&esp;玩家帮扶苏搞来了各国君主的墨宝,扶苏照着描摹了一番,很快就能将信件写得以假乱真。
&esp;&esp;然后就有天外人跑出去帮忙兜售。
&esp;&esp;玩家找到齐王:
&esp;&esp;“小白,买不买信?”
&esp;&esp;说着摆出几份高仿信,各国的都有,无论齐国想要谁的墨宝,皆能提供。
&esp;&esp;齐王:“……买!”
&esp;&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