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45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esp;&esp;上一次被抓包还能扯个借口糊弄过去,再来一回就不成了。到时候扶苏肯定要被丢出去罚站,还是别了。

&esp;&esp;现在老师紧盯着走廊外头的那些人,巴不得他们乱跑,好给自己加餐。扶苏这个性子绝对不会老老实实在外头站着,被发现乱跑的概率无限趋近于百分百。

&esp;&esp;扶苏遗憾叹气:

&esp;&esp;“好吧。”

&esp;&esp;一场语文课,半节课都在走廊里折腾,课根本没认真上。

&esp;&esp;好在也不用她上什么课,一篇文言文而已,还是汉初之人贾谊所作,秦人读起来没有任何难度。

&esp;&esp;说起贾谊,他是张苍的弟子。张苍是李斯的师弟、荀子的门生,四舍五入大家都是熟人。

&esp;&esp;至少在扶苏的大秦,张苍和贾谊都是他们大秦臣子来着。

&esp;&esp;不知道贾谊本人现在是个什么感受。

&esp;&esp;天幕外的贾谊本人目前才刚出生没多久,奶娃娃一个,暂时没什么感受。再下一个位面是汉武帝时期,贾谊已经死了,就更看不到自己的文章上语文教科书了。

&esp;&esp;贾谊的《过秦论》写得很是不错,里面大致分析了秦国自孝公起的经历。相关论调如今已经是秦粉人尽皆知的内容了,里头还有几段脍炙人口的名句。

&esp;&esp;譬如“奋六世之余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,吞二周而亡诸侯,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”,还有“却匈奴七百余里,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”1。

&esp;&esp;夸陛下是真夸,后头揭短的时候也没怎么留手。

&esp;&esp;嬴政看完这篇文章,陷入了沉默。

&esp;&esp;怎么说呢,至少七成的篇幅在肯定他和先王的能力,而且文采斐然。

&esp;&esp;扶苏心想还好今天学的是《过秦论》。

&esp;&esp;要是学《阿房宫赋》,那才扎心呢。

&esp;&esp;下课铃响了,扶苏把父亲面前的语文书抽走合上。虽然《阿房宫赋》在必修二,这本是必修三,里头肯定没有那篇赋,扶苏还是把书收起来了。

&esp;&esp;“父亲,准备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吧。”

&esp;&esp;嬴政没有拒绝儿子的好意:

&esp;&esp;“下一节是什么?”

&esp;&esp;扶苏这次没去问前桌,他之前趁着前桌查看笔记本的时候扫了一眼,记住了完整的课表,不用再问了。

&esp;&esp;和npc的交流能少则少。

&esp;&esp;扶苏拿出数学书:

&esp;&esp;“是这个,可能有点难。”

&esp;&esp;高中数学对大部分古人来说还是太超纲了,毕竟也不是谁都精通《九章算术》的,他们这群人里可没有大数学家张苍。

&esp;&esp;语文课上老师光顾着加餐没点人回答问题,数学课估计躲不过去。扶苏去打听了一下学到哪里了,回来飞快地把课后习题给做了,抄了几份分发给大家。

&esp;&esp;幸好扶苏上个位面才考的博士。

&esp;&esp;因为是学霸的缘故,扶苏不像普通大学生那样高考结束就把知识点忘光了,不然现在他也要麻爪。

&esp;&esp;十分钟的课间被他分秒必争地利用完,紧赶慢赶才在预备铃响起前弄完这些。一般人这么点时间两道大题都不一定能做完,扶苏这样堪称神速了。

&esp;&esp;当然这也跟课后例题都是经典题型有关系,没有变种和加难度。

&esp;&esp;冯去疾对公子的热心帮助很感动。

&esp;&esp;但是冯去疾拿着那张纸条实话实说:

&esp;&esp;“看不懂。”

&esp;&esp;就算让他来照抄答案,他怀疑自己也抄不好。有些符号他不认识,可能照着画时还会画错。

&esp;&esp;毕竟扶苏写的是手写体字迹,不是印刷体,多多少少和课本上的符号存在差别。

&esp;&esp;扶苏也只能表示:

&esp;&esp;“尽量抄吧。”

&esp;&esp;反正也不一定会抽到他们。

&esp;&esp;扶苏相信自己的运气,老师点名肯定优先点他秦扶苏。

&esp;&esp;嬴政捏着那张纸条打量了半晌:

&esp;&esp;“你怎么会这些东西的?”

&esp;&esp;扶苏回答:

&e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