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扶苏险些没忍住笑意。 &esp;&esp;其实韩非也没有公然骂韩王,他就是写守株待兔那个故事的时候,隐射了一下韩王而已。 &esp;&esp;他把韩国先王下达的好政策比作那个撞树的兔子,说韩国其他人都是傻子,天天蹲在树底下等下一回撞大运再出现一只傻兔子撞树。 &esp;&esp;乍一听没什么问题,细品就会发现,他把韩国先王一起骂进去了。骂先">
阅读历史 |

第514章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扶苏险些没忍住笑意。

&esp;&esp;其实韩非也没有公然骂韩王,他就是写守株待兔那个故事的时候,隐射了一下韩王而已。

&esp;&esp;他把韩国先王下达的好政策比作那个撞树的兔子,说韩国其他人都是傻子,天天蹲在树底下等下一回撞大运再出现一只傻兔子撞树。

&esp;&esp;乍一听没什么问题,细品就会发现,他把韩国先王一起骂进去了。骂先王下达这个政令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,根本不是先王自己足够英明。

&esp;&esp;同时还骂了现在的韩王连先王都不如。

&esp;&esp;总结,韩王们都是瞎猫,而且还不一定都能撞上死耗子。

&esp;&esp;扶苏越想越乐,悄悄给阿父发消息:

&esp;&esp;「我说什么来着,韩非就是很擅长骂人呀!」

&esp;&esp;秦政:……

&esp;&esp;秦政不由想起儿子幼年时读韩非著作,曾经感慨过“怪不得阿父你喜欢韩非,他真的好会骂人”。

&esp;&esp;朕再声明一遍,朕欣赏韩非,真的不是因为韩非特别会骂人!

&esp;&esp;韩国。

&esp;&esp;韩国上下一片寂静。

&esp;&esp;这个选项,这个选项……

&esp;&esp;有公子牙疼地倒抽了一口气,小声和兄弟嘟囔公子非真的太嚣张了。他怎么什么人都骂啊,骂臣子也就算了,韩王他也不放过。

&esp;&esp;韩王的表情和打翻了调色盘也没什么区别了。

&esp;&esp;他身边的其他韩臣稍微好点,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公子,身份尊贵,骂臣子两句属于正常操作。

&esp;&esp;何况韩非脾气可不太好,大家都习惯他写文章骂人了。

&esp;&esp;韩非到底还是选了正确答案农民。

&esp;&esp;左右已经得罪了所有人,还是先拿分要紧。自欺欺人没有意义,拿了分好歹算是为韩国做出贡献了。

&esp;&esp;系统判断他回答正确,加一分。

&esp;&esp;接下来终于轮到了秦政。

&esp;&esp;【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记载,被出土文物证伪了的有(多选题):

&esp;&esp;金、秦始皇给湘山女神剃秃头

&esp;&esp;木、秦国王室为嬴姓赵氏

&esp;&esp;水、秦律规定雨天失期当斩

&esp;&esp;火、兵马俑为活人烧制

&esp;&esp;土、阿房宫已经建造完毕投入使用】

&esp;&esp;秦政顿了顿:

&esp;&esp;“全部。”

&esp;&esp;系统不提他还没发现,自己身上怎么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谣言。而且还是出自文献记载,后世人写的什么史书啊?

&esp;&esp;这还只是出土了文物能够澄清的,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野史,多的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为假的。只能通过逻辑判断以及某些书籍的侧面佐证,来进行辩驳。

&esp;&esp;比如坑儒这个,学者费劲地还原出了谣言诞生的全过程。但只要一天没有文物证据出来,脏水就没办法彻底撇开。

&esp;&esp;各界秦人也是看麻了。

&esp;&esp;这都什么东西?别的也就算了,剃秃头是什么鬼?

&esp;&esp;系统宣布秦政回答正确,顺便贴上了相关的文物名称。湘山对应《岳麓书院藏秦简》,姓氏对应《秦骃祷病玉版》,秦律对应《睡虎地秦简》,兵马俑不必多说,阿房宫也有遗址可以进行研究。

&esp;&esp;秦骃即秦惠文王嬴驷,在玉版中自称秦骃。“骃”不知是他的表字,还是他名中的“驷”是错写,其实应该是骃。

&esp;&esp;嬴稷很是不满:

&esp;&esp;“别的也就算了,毕竟只是政儿一个人被骂。那个嬴姓赵氏是什么东西?史书赵国人写的吗?真是无耻!”

&esp;&esp;范雎记得这个:

&esp;&esp;“校园副本时臣曾经翻到过相关记载,说是《史记》里写嬴秦后人为了躲避仇家改称赵氏,于是后人皆以为大秦乃赵氏。”

&esp;&esp;嬴稷:?

&esp;&esp;躲避仇家?躲避哪个仇家?

&esp;&esp;范雎想了想,欲言又止,稍稍提醒了两个字“胡亥”。

&esp;&esp;胡亥把大秦玩没了,剩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