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(2 / 3)
&esp;&esp;秦政慢悠悠地提醒她:
&esp;&esp;“赵王再怎么说也是宗室,他的继承权再小也是有的。走投无路投奔自己的人确实可以培植成为心腹,但,如赵王这等宗室就算了。”
&esp;&esp;他赵王又不是寻常臣子。
&esp;&esp;寻常臣子顶多得势之后架空皇帝,自己当权倾朝野的丞相。在这种情况下,皇帝自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,只要足够配合,小命还是能留下的。
&esp;&esp;但凡能留得青山在,回头暗中筹谋,也总有机会翻身,不至于功亏一篑。
&esp;&esp;可是宗室就不一样了,宗室掌握了权柄后想篡位可比朝臣简单得多。稍微有个合适的机会他就能把皇帝干掉,自己取而代之。
&esp;&esp;贾南风又不是赵王肚子里的蛔虫,她怎么能确定赵王绝对没有夺位的野心?
&esp;&esp;何况——
&esp;&esp;“皇后殿下别忘了,你是皇后,不是皇帝。”
&esp;&esp;贾南风眼眸一厉。
&esp;&esp;但她很快意识到,秦正并不是在提醒她注意自己的身份,别把自己当皇帝了。而是在提点她,皇后和皇帝是不一样的。
&esp;&esp;有野心的臣子不杀皇帝是因为不能随便杀,只能选择徐徐图之。可是有威胁的皇帝杀不了,皇后又不是皇帝,皇后当然能随便杀了。
&esp;&esp;臣子需要留着皇帝糊弄人,却没必要留下皇后。所以一旦事变,贾南风第一个就得死。
&esp;&esp;这个道理她早该想明白的。
&esp;&esp;司马衷是个天然的傀儡皇帝,他身边只有一个贾南风对掌权者有威胁。杀了贾南风就没了后顾之忧,这笔买卖一本万利。
&esp;&esp;贾南风觉得手脚发凉,脊背冒汗,但她迅速缓和了过来。
&esp;&esp;她神色凝重地询问秦政:
&esp;&esp;“秦先生以为,我该如何行事?”
&esp;&esp;秦政答道:
&esp;&esp;“按照原计划,先让他执掌兵权。待他犯错,再削下去。”
&esp;&esp;左右那个时候赵王也失去了利用价值,只要别给他借着皇后往上爬的机会,那就问题不大。
&esp;&esp;赵王后来能引得三王起义,纯靠借着贾南风的信任干掉了她,然后自己掌握权柄。不然他赵王就仍然是那个犯了大错不受重用的普通藩王,想搞事也搞不起来。
&esp;&esp;秦政又道:
&esp;&esp;“拉拢将领不难,殿下若是信得过在下,此事可以交由在下去办。”
&esp;&esp;与其等旁人混成贾南风的心腹,摘了她的桃子,不如他来摘。
&esp;&esp;贾南风又没有孩子,谁接替她掌权都是便宜了别人。比起让司马氏坐享其成,或许改朝换代对她来说更有利。
&esp;&esp;最起码他们父子不会抹黑她的名声。
&esp;&esp;后朝虽然普遍喜欢抹黑前朝,借此证明自己的正统性。但现在不是正正好有个司马炎可以背全锅吗?
&esp;&esp;把贾南风塑造成努力挽救大晋的贤后,再把锅全都甩回给确实有问题的司马炎。等到后人提起来,对贾南风就只有夸的,骂名叫司马炎担着即可。
&esp;&esp;掌权者求的除了活着时大权在握外,便是死后流芳百世。这两点父子俩都可以满足贾南风,反正他们父子又不着急篡位。
&esp;&esp;别人急着上位是怕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秦政和扶苏不怕。只要不怕死,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。
&esp;&esp;秦政辞别了贾南风,出去替她笼络臣子了。
&esp;&esp;扶苏留了下来。
&esp;&esp;说好的他在宫中当黄门侍郎,当然现在还只是个郎中。不过想要被提拔成侍郎倒也不难,虽说一般人需要熬几年资历才能升上去,可他有后台,就不用那么麻烦了。
&esp;&esp;贾南风许诺干掉汝南王后就给他升官。
&esp;&esp;在朝中有汝南王掌权的时候,扶苏这个黄门郎没什么要紧事需要做。便是传达诏令的活也少得很,毕竟朝中都在听藩王的号令,谁在乎皇帝下了什么旨。
&esp;&esp;偶尔需要帮楚王和皇后互通有无,但这种活扶苏一般是不接的。
&esp;&esp;黄门郎多着呢,又不止他一个。
&esp;&esp;贾南风也考虑到他们和楚王闹得不太愉快,所以也不会没眼力地将这事派给他。不用去给楚王传讯,扶苏就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