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643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sp;末了又发道:

&esp;&esp;「既然借用了女主的系统,便给她提供一些便利,算是公平交易了。」

&esp;&esp;所以他给系统加了游戏功能,还加了外卖快递这些。

&esp;&esp;值得一提的是网游。

&esp;&esp;扶苏给她定了个匹配机制,从地府公屏的网络里给她找其他位面的系统宿主。同为宿主,应该能多一点共同话题吧。

&esp;&esp;玩网游不就是想有些不扫兴的游戏搭子?

&esp;&esp;女主在古代本来就寂寞,没多少说得来的人。系统勉强算一个,现在能多几个网友也是好的。

&esp;&esp;扶苏给系统加载了一个信号加强器,不然残缺位面是无法直接和外头的位面正常建交的。

&esp;&esp;秦政听完只说了句:

&esp;&esp;「少打点游戏。」

&esp;&esp;他家太子回头肯定要以此为借口,跟女主天天联网打排位。

&esp;&esp;扶苏不情不愿:

&esp;&esp;「知道了。」

&esp;&esp;刚刚差点崴脚的官员坚强地站稳了,掏出自己的笏板,对着上头的小抄开始奏事。

&esp;&esp;笏板是官员上朝时需要手持的器具,主要作用就是记录文字防止遗忘。毕竟也不是谁都记性那么好的,开口忘词是常见现象。

&esp;&esp;本朝使用的基本都是竹制笏板,因为方便更换。这东西要往上写字的,有时候玉的和象牙的不太好用,不如竹的方便。

&esp;&esp;关键是,太重了。

&esp;&esp;本来官员常年办公可能就有点腱鞘炎,再天天举着这么种的笏板奏事,手别要了。

&esp;&esp;大秦的官员都很务实。

&esp;&esp;虽然这里的大秦朝杂糅了一些后世王朝的不好习惯,但在务实上头,还是继承到了一星半点的。

&esp;&esp;比如——

&esp;&esp;其他听奏官员纷纷从袖子里掏出了炭笔,随时准备记下要点。

&esp;&esp;是的,笏板除了提前打小抄之外,也可以当个朝堂笔记板用。硬硬的质地方便在上面写字,比用纸张本子好写一点。

&esp;&esp;使用炭笔则是因为,他们总不能用毛笔记。揣个炭笔上朝已经挺麻烦的了,毛笔还要搭配墨汁砚台这些,而且写在竹板上干的速度很慢的。

&esp;&esp;齐月萱在太师壁后头,倒是没看到这一幕,不然大约会感慨一句“这也太像是集体上课了”。

&esp;&esp;但她听到了官员的奏事声:

&esp;&esp;“夏季将至,臣奏请陛下修缮江淮堤坝。至上次修缮堤坝,已过数载,不可再拖延了!”

&esp;&esp;这次出来的是工部尚书。

&esp;&esp;工部官员大概是被积压奏折最多的那种倒霉蛋,因为国库以前拿不出钱来搞建设。所以即便工部的一些奏请并不难办,可没钱就是最大的难题,原主就只能一直拖着。

&esp;&esp;这导致工部尚书和侍郎隔三差五就要蹦出来催促一下,陛下您该修堤坝了,陛下您该修驰道了,陛下您该修长城了。

&esp;&esp;始皇帝陛下无法理解:怎么会有人修这些东西还要其他人催的?

&esp;&esp;没钱不知道凑钱吗?堤坝驰道长城,这么重要的东西,怎么能因为没钱就不去管?先帝和原主都挺奇葩的。

&esp;&esp;当然,导致原主拖延症的还有一点。

&esp;&esp;一般这种工程款项。是肯定会被下头人贪墨一些的。本来钱就不凑手,拿出来给你修工程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,底下人居然还要贪,原主气不过。

&esp;&esp;暴躁的原主选择不修。

&esp;&esp;我就是拿钱去养宗室王爷,我都不给你贪墨的机会,想都别想!

&esp;&esp;就很难评。

&esp;&esp;总之,原主搞不定贪官污吏,他选择了先放一放。

&esp;&esp;他这个人擅长粗暴的手段,处理贪官倒也不是不能粗暴。

&esp;&esp;问题就是工程贪墨牵扯到的人太多了,很难全部抓出来。但凡有一个没抓出来原主就心里不爽,所以他就没去抓。

&esp;&esp;按照对方原本的计划,也是今年解决这件事的。因为今年当上皇帝了嘛,不用担心其他势力比如先帝掣肘导致他一锅端失败,可以放开拳脚干。

&esp;&esp;可惜因为提前得知剧情,原主把自己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