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36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扶苏已经学会不去吐槽别人脑子不够用了,两个皇子才不到十岁,考虑不周很正常。只要别来招惹他,他就懒得管他们是不是个傻子。

&esp;&esp;被太子眼神扫过的小太监扑通就跪了下去,承受不住太子的逼视。但他还算有点小聪明,没有叫嚷着自己做错了、请殿下饶命。

&esp;&esp;这个时候主动认罪是下下之策,跪地已经是在表态请太子开恩了,承认犯错反而会引得太子有借口惩罚。

&esp;&esp;现在这个模样就不同了,顶多说一句小太监胆子太小,被看一眼就吓到了。

&esp;&esp;太子冷哼一声:

&esp;&esp;“雕虫小技。”

&esp;&esp;大家就当没听见。

&esp;&esp;太子看向两个质子,见他们安静地坐在一起练字,顿了顿也没去招惹。

&esp;&esp;父皇要拉拢他们,自己若是把关系闹僵了,只会惹父皇生气。原本就因为他母后治宫不严导致质子日子难过,再上赶着和人起冲突,以后更别想笼络住他们了。

&esp;&esp;太子心里还是有野望的。

&esp;&esp;他觉得他爹的谋划不一定能在有生之年完成,万一他爹死得早呢?到时候实施计划的就是他了,利用质子掌控秦渊二国、立下不世功勋的也会是他。

&esp;&esp;所以太子勉强挤出个笑容,问候了一句父子俩。秦政态度温和地同他虚与委蛇了几句,维持住了表面的和平。

&esp;&esp;之后太子就冷下脸去瞪弟弟:

&esp;&esp;“你们几个……”

&esp;&esp;六皇子打断了他们:

&esp;&esp;“我们年岁小,只在启蒙阶段。太子殿下不如去瞧一瞧三哥他们,也好考较一番他们的学业。”

&esp;&esp;他在暗示,太子现在需要提防的不该是年幼的弟弟,而是已经长成的那几个。

&esp;&esp;而且他们三个在太子跟前表现得还算乖巧,太子强行斥责只会显得自己是在欺负弟弟。

&esp;&esp;倒不如公然去隔壁,用难题考验三皇子他们。倘若他们答不上来,这不就有光明正大的借口训斥了吗?

&esp;&esp;太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:

&esp;&esp;“也罢,孤先去看看三弟他们。”

&esp;&esp;说着就走了。

&esp;&esp;扶苏叹为观止:

&esp;&esp;“六皇子都能忽悠他……”

&esp;&esp;六皇子也才十岁。

&esp;&esp;虽然支持嫡长继承制可以维持皇朝的稳定,大部分时候这个制度还是利大于弊的。

&esp;&esp;可现在不是大一统时期,乱世之中能力为王。

&esp;&esp;说真的,夏帝还不如培养个聪明儿子当继承人呢。不然万一他的霸业折戟沉沙了,指望太子替他完成吗?

&esp;&esp;秦政倒是看得很透:

&esp;&esp;“夏帝完全不考虑自己灭三国失败,他是按照大一统挑的继承人。若是立贤,他会担忧太子篡位。”

&esp;&esp;扶苏一点就透:

&esp;&esp;“原来是心虚了。”

&esp;&esp;夏帝自己上位就不光彩,等不及亲爹死亡直接动手了。像他这样的人,难免担忧重蹈覆辙,自己也被儿子给弑父夺位。

&esp;&esp;太子虽有些愚钝,却胜在好掌控。

&esp;&esp;只要太子还在一天,其他皇子就不能轻举妄动。除非他们想背上骂名,先弑父再杀兄。

&esp;&esp;现在这个局面就是,任何皇子想上位都困难重重。光杀夏帝没用,太子也得干掉。

&esp;&esp;可是杀一个的时候还能找借口,假装是意外死亡。夏帝和太子连续在短时间内暴毙,这个真没办法糊弄。

&esp;&esp;夏国儒学盛行,这么上位是要被戳烂脊梁骨的。在夏国名声这些比天大,就连夏帝也要为了名声妥协。

&esp;&esp;秦政淡淡地点评:

&esp;&esp;“愚不可及。”

&esp;&esp;怕被篡位就选个平庸的儿子,他还不如单纯是为了维持朝纲的稳定呢。

&esp;&esp;扶苏深以为然:

&esp;&esp;“这么一看,即便没有了太子,二皇子也当不上储君。但没了太子,二皇子就有可能随时动手发动宫变。夏帝既然畏惧这件事,必会迅速物色好下一个人选,及时立储。”

&esp;&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