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54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,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哥哥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。

&esp;&esp;这是个很现实的情况。

&esp;&esp;在民间,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已经能给家里干很多活。没有卖劳动力的道理,留着劳动力才能给家里创收。

&esp;&esp;何况宫里也不收这么大的少年,去势的时候死亡率太高了,他们更偏爱男童。

&esp;&esp;碧月说起这些往事:

&esp;&esp;“我爹娘原本想把我卖去附近的贵族家里,想着离得近点,能时常听闻我的近况。但是贵族只收奴隶,卖去他们家中以后就没有脱身的机会了。”

&esp;&esp;综合考虑后,虽然夏宫给的钱少些,他们还是把女儿送进了宫。

&esp;&esp;扶苏对她父母的选择不置可否:

&esp;&esp;“他们年年来看你?”

&esp;&esp;碧月点头:

&esp;&esp;“每年有一次在宫门处探亲的机会,他们都会来见我,给我带点东西。”

&esp;&esp;碧月也想过,要是贵族雇佣长工的话,父母会不会将哥哥也一起卖掉,而不是只卖她一个。

&esp;&esp;后来觉得纠结这个挺没意思的。

&esp;&esp;扶苏托腮看着她:

&esp;&esp;“你不怨恨他们吗?”

&esp;&esp;碧月沉默了。

&esp;&esp;一点都不怨恨不太可能,只是对比身边其他处境更悲惨的女子,就觉得自己其实命还挺好的,至少她爹娘还在意她。

&esp;&esp;秦政点了点桌面:

&esp;&esp;“夏国要乱了。”

&esp;&esp;扶苏补充道:

&esp;&esp;“夏国要和渊国打仗,而且夏帝最近得罪了蛮国。夏国处在中心位置,迟早会成为众矢之的。你们一家继续停留在夏国,恐怕会很危险。”

&esp;&esp;而且碧月曾经给他们俩做过大宫女,夏帝要是不讲道义的话,也有可能迁怒这批宫人,拿他们泄愤。

&esp;&esp;等到夏渊两国开战,父子俩就要离开夏宫了。碧月虽然已经差不多到了出宫的年纪,但出了宫却不代表就能安全。

&esp;&esp;只是他们不能拿夏帝说事,这才改为以战争作突破口。

&esp;&esp;碧月果然十分担忧:

&esp;&esp;“难道打仗会打到都城附近吗?”

&esp;&esp;她父母住在都城周围的乡下,她以为国都周围应该是安全的。毕竟夏国这么强大,哪有敌人能打得过来呢?

&esp;&esp;可看公子的态度,碧月心里一个咯噔。

&esp;&esp;入秋后,碧月离开了夏宫。

&esp;&esp;碧星问起碧月的去向。

&esp;&esp;扶苏答道:

&esp;&esp;“她和父母家人迁去海国旧地了。”

&esp;&esp;他们给了碧月几个选择,包括去秦国定居。碧月在里面选了去海国,因为她们家在海国有远亲。

&esp;&esp;搬去秦国无亲无故,日子也不会太舒心的。碧月没好意思说她担心秦国被灭,到时候她们搬了还不如不搬。

&esp;&esp;搬去海国则不同,海国已经被灭,地理位置又比较“偏”,那里应该没人会打过去。

&esp;&esp;她们家的远亲就是在海国灭亡后当机立断搬去的。

&esp;&esp;当时其实没想那么多,主要是先帝发现海国人不服管教,想要多迁一点夏国人去那边定居,借此同化海人。

&esp;&esp;夏帝给的条件不错,她家好几支远亲都因为日子困苦,在官府来询问时主动报名了。听说去了那边分到了更多的土地,生活宽裕许多。

&esp;&esp;碧月家里起初日子过得还不错,就没有响应先帝的号召。哪里想到二十年过去,反而越过越差,还不如搬走的亲戚。

&esp;&esp;主要也是夏都这边气候不好,遭遇了几年的粮食减产。庶民家底薄,渐渐就从温饱沦落到贫困了。

&esp;&esp;碧月可能对王宫有点心理阴影,只想回到家中做个寻常庶民。扶苏也没强求,给了她不少银钱,就让嬴家安排去了。

&esp;&esp;秦政之前突然问起碧月是否想出宫,除了大战在即之外,也是因为那天碧月问了不该问的话。

&esp;&esp;她这个性子,确实不适合在贵族身边侍奉。当侍从的最忌讳好奇心旺盛,多问多错,一不留神就容易惹来杀身之祸。

&esp;&esp;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