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955章(3 / 3)

加入书签

楚活不了两年就要驾崩。他们认为一个死人帮不到自己什么,不如能活很久大权在握的相邦有用。

&esp;&esp;这显然是走入了误区。

&esp;&esp;秦子楚活着的时候,吕不韦可不敢造次。讨好吕不韦固然可以成功继位,却会给自己埋下更多的隐患。

&esp;&esp;你爹这么一个大权在握的秦王你不去亲近,总有人会替你亲近。哪怕子楚考虑到国家安稳不会给成蟜太过分的优待,却也会无形之中增长成蟜的筹码。

&esp;&esp;所以这么通关的人,到了后续王弟反叛阶段,要吃更多苦头。

&esp;&esp;何况,子楚真的会顾虑长子吗?

&esp;&esp;从大一统王朝考虑安稳的角度来看,当然是打压无法继位的幼子,才对国家更有利,避免政权陷入动荡。

&esp;&esp;但换成乱世,或许作为秦王的人会觉得“大秦不需要一个守成之君,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新王”。于是刻意放任诸子争权,考察几个儿子里谁最有本事。

&esp;&esp;历代先王基本都是厮杀出来的,你公子政有什么好害怕厮杀的?如果子楚是个冷酷的君王,他完全可以故意把小儿子捧出来跟长子打擂台,借此磨砺长子。

&esp;&esp;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

&esp;&esp;想要完成大秦历代先王一直在努力的东吞伟业,你就得有足够的能力。而在深宫中的公子政没有其他磨砺的机会,弟弟就是他最好的磨刀石。

&esp;&esp;不过子楚显然没来得及布局这些,毕竟他刚即位没几年就死了。这个阶段他还没考虑到培养继承人的问题,主要干的是发展自己的事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