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0章(2 / 3)
般宁死不降呢?
&esp;&esp;史官觉得光靠自己复述的,根本无法体现名家弟子的机智。所以她特意找来史书记载拍照上传,让众人亲自看看。
&esp;&esp;大家点开图片一看。
&esp;&esp;好家伙,史官说得也太美化了,名家弟子干的事情可不止这些。
&esp;&esp;他们还挑拨城内庶民,跟他们说活不下去就来抢城墙。房子会塌,城墙一时片刻塌不了,上去就能活命。
&esp;&esp;结果这么直的钩,魏国贵族还咬了。当即下令让部曲守着上城墙的楼梯,不许任何庶民上来,直接激化了矛盾。
&esp;&esp;而且有一句话名家弟子说的很有道理,士兵们的家眷都在城内。城墙上那么多士兵驻守,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为了自己的亲人调转方向攻击城上的贵族?
&esp;&esp;名家把能挑拨的人都挑拨了,贵族和庶民、士兵和贵族、贵族和王侯。最后城上人人自危,谁也没法相信谁。
&esp;&esp;城外积水不退,城内人心惶惶。
&esp;&esp;疫病和缺粮,两座大山压在头顶,惹得城上乱作一团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通武侯见城上混乱,又见墨家制作的船只不错,便命墨家多做了一些。而后派遣小队趁着夜色乘船悄悄靠近城墙,发动进攻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有名家弟子吸引城上注意,城上根本不曾发现端倪。待意识到危机已近时,大秦已经偷渡了许多士兵靠近城墙。
&esp;&esp;内忧外患,大梁城中的敌人自然没了反抗的心思。因而王贲迅速拿下了大梁,及时将城内积水疏导引走,避免了城中死伤无数的惨剧。
&esp;&esp;[凤秦史官]:这一切都赖于太子殿下深谋远虑、善于用人!是殿下派遣百家弟子随行的,殿下真是料事如神!
&esp;&esp;众人:……
&esp;&esp;你们殿下是否料事如神我们不知道,但你是秦梓桑的脑残粉我们看出来了。
&esp;&esp;[汉高祖]:秦二世派来的人怎么也跟他似的,那么会挑拨离间呢?
&esp;&esp;[汉光武帝]:高祖,晚辈认为这应该是秦国的传统技能,毕竟自秦惠文王起就很擅长挑拨离间。
&esp;&esp;[汉高祖]:你是说秦二世学到了张仪范雎吕不韦尉缭的精髓?
&esp;&esp;[秦始皇]:。
&esp;&esp;秦政摸了摸怀里的小猫咪,心想都是胡扯。他家太子这么乖巧可爱,哪里就和那几个家伙一样无耻了?
&esp;&esp;果然还是要叫阿苏学会经营美名,不然以后容易遭人骂。
&esp;&esp;凤秦史官觉得这群人一点都不懂她们殿下的英明神武,光看见挑拨离间了,没看见殿下救下了数万人的性命。
&esp;&esp;众人:有没有一种可能,你们秦人不去水淹大梁,那些庶民也不会遭遇这等危险?
&esp;&esp;[东秦史官]:梓桑殿下确实宅心仁厚,当年兖州牧曹操非要屠徐州城池,也是殿下特命赵伯然随行劝说,才阻止了这等惨事。
&esp;&esp;东秦史官现在很怀疑他们的秦五世梓桑就是长公子扶苏的转世,毕竟史书记载梓桑陛下原名秦扶胥,后改名秦胥。
&esp;&esp;扶胥不就是扶苏吗?而且还和隔壁的扶苏撞了表字,那肯定就是一个人!
&esp;&esp;所以东秦史官自然要出面帮忙说好话。
&esp;&esp;潜水窥屏的曹操:……?
&esp;&esp;[魏武帝]:不是,这里头有操什么事啊!秦梓桑不是秦朝人吗?比操出生早了快四百年!操怎么会认得他?!
&esp;&esp;[东秦史官]:我们秦五世陛下也名梓桑,我确信他定是长公子扶苏的转世。
&esp;&esp;曹操想起来了,这个东秦好像是汉末时期推翻大汉重建大秦的那个位面。
&esp;&esp;好家伙,所以是秦扶苏投胎转世光复大秦来了?
&esp;&esp;他光复他的大秦,本来也不关别人什么事。拉他曹孟德出来踩一脚,显示自己很仁爱万民,就过分了吧?
&esp;&esp;[魏武帝]:汉末谁不屠城啊!
&esp;&esp;[汉昭烈帝]:魏武帝,朕不屠城。
&esp;&esp;[魏武帝]:……
&esp;&esp;[汉后主]:魏武帝,朕也不屠。
&esp;&esp;[魏武帝]:你不算,你是三国时期的。
&esp;&esp;[魏武帝]:东秦史官,凤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