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秦政勉力安抚: &esp;&esp;“阿苏在天上看起来状态不错,你不必担忧。” &esp;&esp;楚姬:可是他才一岁! &esp;&esp;孩子果然还是不能丢给爹带,太不靠谱了。遇到这么大的事情,孩子他爹居然还能说出“不必担忧”这样的话来。 &esp;&esp;秦政只好不情不愿地说: &esp;&esp;“还有另一个朕在天上护着他呢。">
阅读历史 |

第1033章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秦政勉力安抚:

&esp;&esp;“阿苏在天上看起来状态不错,你不必担忧。”

&esp;&esp;楚姬:可是他才一岁!

&esp;&esp;孩子果然还是不能丢给爹带,太不靠谱了。遇到这么大的事情,孩子他爹居然还能说出“不必担忧”这样的话来。

&esp;&esp;秦政只好不情不愿地说:

&esp;&esp;“还有另一个朕在天上护着他呢。”

&esp;&esp;楚姬这才缓和了表情,确实,虽然那位王上才十三岁,但她瞧着比亲爹靠谱得多。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长的,越活越回去了。

&esp;&esp;天幕考场里。

&esp;&esp;少年杨坚终于慢吞吞的做到了隋朝的题目,然而他压根不知道隋朝是什么,所以只当普通题目做了。

&esp;&esp;另一个考场的杨广却是表情凝固,看着“隋朝时间短暂”,几个字,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。

&esp;&esp;但现在的太子是他兄长,所以杨广很快在心里窃喜起来。父皇若是能够看到这个题目,肯定会废太子的吧?

&esp;&esp;杨广表面上做出担忧的模样,一点都没有泄露出心底的愉悦。

&esp;&esp;该他上位了。

&esp;&esp;杨广的隔壁坐着的是少年曹操。

&esp;&esp;14、以下关于东汉末年的描述,正确的是()

&esp;&esp;a、奸雄曹操覆灭汉朝,自立为帝

&esp;&esp;b、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公孙瓒

&esp;&esp;c、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

&esp;&esp;d、董卓废汉献帝刘协,改立刘辩

&esp;&esp;少年曹操大怒:

&esp;&esp;“一派胡言!”

&esp;&esp;监考老师立刻皱眉:

&esp;&esp;“考试途中不许喧哗!”

&esp;&esp;曹操只好憋屈地闭上了嘴巴,心里愤愤不平。

&esp;&esp;他对大汉忠心耿耿,怎么可能覆灭汉朝统治?他们大汉好好的呢,虽然皇帝昏聩了一点,但也不至于就汉末了。

&esp;&esp;此时曹操所在的时间线还是汉灵帝继位早期,朝中局势还算和平。窦太后前两年才处死了挑起第一次党锢之祸的宦官,士族皆称赞“天地清明,人鬼欢喜”。

&esp;&esp;哪怕窦氏一党很快失势,灵帝开始掌权,暂时也没对士族造成多大的影响。所以身为世家子的曹操并不觉得大汉要亡,他认为局势还算明朗。

&esp;&esp;结果选项一看一个不吱声。

&esp;&esp;第二个写袁绍和公孙瓒打仗,这个公孙瓒又是谁?难道是个乱臣贼子?袁绍去替朝廷平乱了?

&esp;&esp;赤壁之战更夸张,明显一副大汉已亡的架势,居然连三国鼎立都出来了。结合最后一个选项中董卓废立皇帝,曹操认定这都是那个叫董卓的贼子闹出来的事情。

&esp;&esp;废帝的分明是董卓,与他曹操何干?

&esp;&esp;曹操二话不说选择了a选项,这个明显就是错的。

&esp;&esp;——没有好好审题的曹操把“正确的是”给忘了,下意识选了错误的。

&esp;&esp;大约也是a选项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,让他完全忘记了题干。

&esp;&esp;扶苏崽早就写完了这么靠前的题目。

&esp;&esp;他并不知道正确选项是哪个,但他有脑子,可以确定“汉献帝刘协”肯定不是正确选项。

&esp;&esp;都叫献帝了,保不齐就是末代皇帝。那董卓废了他又立一个同姓皇帝,明显不对劲。

&esp;&esp;剩下三个里头,董卓和曹操估计都在争皇帝当。董卓那个只是人选写反了,所以曹操大概率没称帝,排除掉。

&esp;&esp;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,官渡之战涉及到两个人名呢。但凡有一个出错,这个选项就是错的,何况战胜还是战败也难说。

&esp;&esp;稳妥起见,当然是选奠定三国鼎力。因为这个选项里顶多是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搭配存在问题,只存在一个可以挖坑的点。

&esp;&esp;扶苏以概率学推断,如果是自己出题,肯定在官渡之战上做文章。要么就不是官渡之战,要么就不是袁绍和公孙瓒,要么就不是袁绍获胜。

&esp;&esp;这也太多能够混淆视听的地方了。

&esp;&esp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