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太平令 第171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只是我们两个人了啊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如果死了,婶娘怎么办呢?”

&esp;&esp;“她留在世界上,孤零零一个人,没有人和她抢烧鹅,没人被她逗,该多难受?我一想到这个,就会怕的整夜睡不着觉。”

&esp;&esp;“可是,昨天我知道,这世上还有同样关心她照顾她的人在,把她送到那里,就一定一定非常安全了,哪怕没有我,婶娘也有人保护的,而我自己……”

&esp;&esp;李观一闭着眼睛,钱正,农夫,买卖人口,黑市,逃兵,皇帝,世家,父母,宇文烈,这样的天下,这样的父母血仇,这样的命中注定之敌,他要去报父母的血仇的,他的敌人是天下大国的皇帝。

&esp;&esp;他命中注定彼此厮杀的敌人,是天下第五的神将。

&esp;&esp;他闭着眼睛:“夫子,我这一生,不是大成,就一定是大败了。”

&esp;&esp;他拱手,大礼拜下,此心终于放出了明光:

&esp;&esp;“不学霸主万人敌。”

&esp;&esp;“愿学赤帝,修万万人敌之术!”

&esp;&esp;王通看着眼前的少年。

&esp;&esp;手中杯盏不觉落在地上,酒水洒落,烈气如旧。

&esp;&esp;许久后,他呼出了一口气。

&esp;&esp;这位天下无双的大儒缓缓抬起手,回礼:

&esp;&esp;“——可。”

&esp;&esp;《史传·本纪第一》:■少不修儒学,而性明达,好谋,能听,有豪勇,年十五为金吾卫,尝提三尺剑闯阴诡之地,徒步而斩百余,救人近千,为上所忌,禁于宫。

&esp;&esp;文中子往见,促膝而谈。

&esp;&esp;整衣冠而拜,乃修万万人敌之术。

&esp;&esp;囹圄之中。

&esp;&esp;始见天下。

&esp;&esp;………………

&esp;&esp;第二日李观一大睡的时候,又听到了外面的嘈杂声,似乎还有宫振永将军,他揉着眼睛过去,道:“怎么又来……”门被打开来,他看到了那些少年人,看到了宫振永,宫振永将军古怪看着李观一。

&esp;&esp;“你小子,人脉够广啊……”

&esp;&esp;他退开一步,身穿锦袍金冠的少年折扇轻摇。

&esp;&esp;李昭文。

&esp;&esp;第127章 有恩报恩,有仇报仇

&esp;&esp;宫振永对旁边这穿着锦衣金冠的少年颇客气,看着李观一,没好气道:“小子,麻利点出来吧,怎么,在这个地方呆着难道很舒服吗?!”

&esp;&esp;“快些出来吧。”

&esp;&esp;李观一穿了鞋子走出来,虽然才在这里呆了两个晚上,却感觉已有很久,阳光落在身上都暖呼呼的。

&esp;&esp;李昭文很不客气地搭着他的肩膀,手中折扇展开,遮住自己和李观一,噙着笑意道:“我说,李兄啊李兄,虽然说之前我说了,依着你这样的性格武功,他日怕不是要有牢狱之灾。”

&esp;&esp;“可你老兄不必这样给我面子。”

&esp;&esp;“这才几天时间,你还真的进去了?”

&esp;&esp;李昭文取笑他,落落大方,只是李观一觉得这家伙一定有点嘴巴毒的毛病,他对那边的宫振永拱手道:“这次麻烦将军了。”

&esp;&esp;宫振永对这少年感官更好了些,道:“说什么屁话。”

&esp;&esp;“若是你撞到了这种事情,却不出手的话,老子才会把你打出金吾卫去,该出手就出手,出了事情的话,我给你兜着,我兜不住上面还有人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兵的骨头都弯了,那我们这家国,就真的完了。”

&esp;&esp;他抬手扔了一个腰牌过去,道:

&esp;&esp;“你的职位,绯袍,玉带都被扣下了,职位暂停,没了参军事的差遣,你现在只能做一个从九品下的卫士了,放心,过去这一段时间,最多大祭之后,就会给你官复原职。”

&esp;&esp;李观一道谢,把腰牌佩戴在身边。

&esp;&esp;他已知道了身份的重要。

&esp;&esp;宫振永看着李观一旁边的那锦袍少年,后者微笑颔首。

&esp;&esp;宫振永眉头皱起。

&esp;&esp;他当年在边关,和应国的铁骑对冲,和陇西国公府的人也有厮杀,所以只是点头,态度颇冷淡。

&esp;&e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