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房子乔在信笺之中,短暂叙述了一番往日,就笔锋一转: &esp;&esp;“然元执,长于韬略和战阵,于其余方向却还不算是一流,为兄猜测,你若是有机会,占据江南之地,之后恐怕会遇到许多的麻烦,而今问了问学宫之中,于大势和大局之上最厉害的。” &esp;&esp;“随信给你,若觉得可行。” &esp;&esp;“他日入学宫的时候,携带江南三月春熏">
阅读历史 |

太平令 第348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房子乔在信笺之中,短暂叙述了一番往日,就笔锋一转:

&esp;&esp;“然元执,长于韬略和战阵,于其余方向却还不算是一流,为兄猜测,你若是有机会,占据江南之地,之后恐怕会遇到许多的麻烦,而今问了问学宫之中,于大势和大局之上最厉害的。”

&esp;&esp;“随信给你,若觉得可行。”

&esp;&esp;“他日入学宫的时候,携带江南三月春熏香为礼。”

&esp;&esp;李观一点头,看到随信的第二张纸,才展开,就有一股清香,笔迹更是清晰俊秀,对方的语气颇为从容平和,道:【将军已占江南渡口,若我所猜不差,元执必会行之以险速,和陈国,应国决战】

&esp;&esp;【此战若胜,将军则可占据陈国大部,江南,水路要冲】

&esp;&esp;【吾有两计,以待将军所采用】

&esp;&esp;【一则人心,一则天下望】

&esp;&esp;李观一没有想到,遥远万里之外的中州,就已经有人提前推断出了此刻的情况,他看向这位学宫学子的计策,第一个计策,却是建议李观一不要强行吞下军势俘虏。

&esp;&esp;这和其余诸将兴致勃勃的思维截然不同。

&esp;&esp;【将军胜陈国和应国,名声已响彻于四方,然终究根基不稳,吾所言根基,并非是地域,城池,江南之地虽只千里,然于天下要冲,为一人所有,绝非小】

&esp;&esp;【我所言根基,乃是人心】

&esp;&esp;李观一神色微有郑重,他坐直了翻看着这信笺,垂眸,仿佛可以看到了遥远万里之外,一字一字写下这信笺的温润青年:

&esp;&esp;【要看将军所图是一地,亦或者更大】

&esp;&esp;【将军捕获者,是陈国之人,是应国之人,是何人子,是何人父,是何人兄,而此在将军麾下被俘虏,其亲不知其生,不知其死,如此的情况,只是稍加引导,将军之名就要败坏】

&esp;&esp;【以吾之计,诸陈国,应国俘兵,皆放之,给粮劳遣,付以敕书】

&esp;&esp;【令,分道宣谕】!

&esp;&esp;李观一看着这一行五个字,瞳孔收缩,轻声道:“分道宣谕……”

&esp;&esp;【让这些溃军俘虏回去之后,告知于父母亲族,于各地说将军之恩德,吾观将军的行事,能自一千余麒麟军,而有万军在麾下,想必所行的乃是宽仁的王道】

&esp;&esp;【如此,不出三月,将军之名,当满天下也】

&esp;&esp;【应当以天下人之心为城防,以天下百姓之心为疆域,如此是王者,堂堂正正,若能做到如此,则天下无敌】

&esp;&esp;只是看到这里,李观一就要拍手叫好。

&esp;&esp;“好,好,好!”

&esp;&esp;如果不是信笺还没有看完,李观一几乎要看向旁边的元执,抓着自己的谋主,问这位到底是谁,李观一继续往下面看,信笺之中,笔锋仍旧沉静:

&esp;&esp;“【然只以此,却还不够,将军虽然占据了江南之地,可于天下,名望不够,吾猜测,将军之后应该会徐缓起势,潜藏自己的锋芒,吾有一计】”

&esp;&esp;“【请将军择取大才,乃握持千金,诸宝物,于中州游说,且道秦武县男,供奉中州赤帝后人中州大皇帝,此刻赤帝一脉,大权旁落,应国陈国,皆有虎狼之心】

&esp;&esp;“【将军乃尊赤帝大皇帝,于大名可得,若是将军麾下有大才,做此事可成,可从开国县男升格,彼时,于江南有地,于百姓有望,又有天下赤帝分封的名】”

&esp;&esp;“【只要陈国,应国,不曾想要立刻和中州翻脸,将军可无忧】”

&esp;&esp;“【将大势的利处自己吞下,而威胁则借助赤帝中州局势化去,所行之事堂皇,而陈国,应国,不得不迫于当前的大局而后退,心中再有千万不肯,却也无可奈何】”

&esp;&esp;“【此堂皇霸道】”

&esp;&esp;“【天下君王大势,合该王霸道杂糅之】”

&esp;&esp;“【吾出此计,于将军是上策,却也有自己的私心,八百年前赤帝开天下,吾不忍见豪雄后人如此,赤帝一系无人可以依靠,将军此时前去,得其势而尽去其威胁,也可以让中州的大皇帝陛下有所依仗】”

&esp;&esp;“【此堂皇霸道,为君所献,徒谈笑耳】”

&esp;&esp;李观一将这目标直指着【人心】【天下之名望】的两个计策翻来看去,才长叹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