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66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宋皇后心头微动,凤眸中闪过一抹狐疑,道:“北静王妃和楚王妃?”

&esp;&esp;端容贵妃解释道:“甄家和贾家是几代的世交,楚王妃和北静王妃,是去探望荣国太夫人。”

&esp;&esp;李婵月点了点头道:“两位嫂子上门寻着秦嫂子说话。”

&esp;&esp;宋皇后也不细问,笑了笑道:“咸宁去了河南,你在家一个人也孤单坏了,你六哥他现在跟着弘文馆的博士延讲,也没有办法陪着你。”

&esp;&esp;李婵月道:“是呀,三皇兄这一开了府,再过一二年,六皇兄也要开府了。”

&esp;&esp;宋皇后看着对面文文静静的小姑娘,暗道,不说晋阳管着内务府的缘故,就说婵月这丫头,不管品貌,还是性情,许给炜儿也合适,他那个暴躁性子,也该有个能包容他的人陪着他。

&esp;&esp;就在这时,一个内监在殿外伸着脖子,朝着里面张望,分明见着殿中众人正在兴高采烈议论着,不敢进来。

&esp;&esp;正被在崇平帝驾前侍奉的戴权瞧见,轻手轻脚离了殿中,近前相询,那内监在戴权耳畔低语几句。

&esp;&esp;戴权眼前一亮,接过笺纸,折身殿中,禀道:“陛下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看向戴权,拧了拧眉,心头诧异。

&esp;&esp;“陛下,贾子玉从郑县命锦衣府飞鸽传书,经由锦衣府编译过来,还请陛下御览。”戴权快速说着,连忙将手中的笺纸递送过去。

&esp;&esp;崇平帝怔了下,惊讶道:“子玉的飞鸽传书?早上不是才来了一封?”

&esp;&esp;宋皇后、端容贵妃、李婵月三人,闻言都停了说话声,惊讶地看向戴权。

&esp;&esp;是呀,早上才来了一封,这又来了?

&esp;&esp;还真是从早到晚,难道又歼灭了几千贼寇,抑或是收复了开封府?

&esp;&esp;如果是后者,那可真是……兵贵神速了。

&esp;&esp;崇平帝却没有想到开封府,连忙伸手接过笺纸,将一双期待的目光在笺纸上阅览,过了会儿,面上现出欣然之色。

&esp;&esp;果然是好消息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贾珩也通过短时间内不停的报着好消息,给予天子某种「贾珩等于喜事儿」的心理暗示。

&esp;&esp;所谓,好消息一个接一个。

&esp;&esp;当然,如果进兵不利,那就等着和下一个好消息一同呈送。

&esp;&esp;见天子喜上眉梢,宋皇后美眸流波,芳心中涌起好奇,问道:“陛下,这……”

&esp;&esp;暗道,还真是捷音?

&esp;&esp;“梓潼,宋暄找到了。”崇平帝转眸看向宋皇后,轻声说道。

&esp;&esp;宋皇后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定了定心神,那张芙蓉玉面上欣喜难抑,问道:“陛下,四弟他……找到了?”

&esp;&esp;端容贵妃凝眸看向崇平帝,心头涌起喜色。

&esp;&esp;清河郡主李婵月柳叶秀眉之下,那双藏星蕴月的晶莹眸子闪了闪。

&esp;&esp;“让锦衣府的人接着了,已经严加保护起来,一家子都没有什么事儿。”崇平帝这次没有卖说一半藏一半。

&esp;&esp;如果说着是尸首找到了,估计会被宋氏姐妹当场打死。

&esp;&esp;“阿弥陀佛,谢天谢地。”宋皇后雪颜玉肤的脸蛋儿上,喜色难掩,念着佛号。

&esp;&esp;端容贵妃也不遑多让,心头也暗暗松了一口气,只觉这么多天的担心彻底放下来。

&esp;&esp;崇平帝叹道:“祥符县已经落在贼寇之手,如非锦衣府的人及时赶到,将宋暄一家接到通许县保护,只怕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&esp;&esp;大汉汲取明廷地方文官不通兵事,胡乱插手武备以致弄巧成拙的教训,行军政分离之制,县以县尉加守备衔担守御地方之责,如长安守备,府则以卫指挥为守捉,而不对知县、知府苛以守土重责。

&esp;&esp;宋皇后酥软动听的声音带着几分欣喜,道:“臣妾这几天一直提心吊胆,现在可算是放心下来了,还多亏了贾子玉。”

&esp;&esp;她家四弟是宋家的读书种子,如有了闪失,她只怕没有脸面去见在老家颐养天年的父亲,逢清明时候,也无颜去见过世的母亲。

&esp;&esp;这般一说,真是多亏了他。

&esp;&esp;还有那天他搀扶着陛下,虽然……

&esp;&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