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688节(2 / 3)
&esp;&esp;现在,贾子玉虽然平定了民乱,但分量还有些地不够,哪怕是咸宁赐婚都稍有不足。
&esp;&esp;这般一来,其实现在说这些,还是些太过遥远。
&esp;&esp;不过晋阳所言也有一定道理,兼祧三房,的确既能终结大小之辩,又能降天恩于宁荣两府,算是两全其美的法子。
&esp;&esp;崇平帝想了想,沉吟说道:“此事容后再议,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,正如晋阳所言,功勋不着,妄言此事,也徒为天下所笑。”
&esp;&esp;单单他的女儿,想要突破正妻名分的限制,都要给一个堵住悠悠之口的理由,还需得贾子玉立下殊功,遑论再带上一个郡主。
&esp;&esp;晋阳长公主美眸闪了闪,玉容上也无失望之色,柔声说道:“臣妹就是一个提议,那皇兄心头有数就好。”
&esp;&esp;原本就是在皇兄心底留个影儿,不必急于一时,等到有一天,皇兄自然会想起这一茬儿。
&esp;&esp;她刚刚旗帜鲜明地提及了婵月的婚事,皇嫂那些异想天开的小心思,不说就此打消,起码也要老实一段儿时间。
&esp;&esp;什么梁王,毛毛躁躁,不成样子,也能娶她家的宝贝女儿?
&esp;&esp;念及此处,不由看向一旁的李婵月,美眸幽沉几分。
&esp;&esp;婵月,你知道不知道,为娘被你坑苦了。
&esp;&esp;此刻,李婵月垂下螓首,已是羞红了俏丽的脸蛋儿,小手不停绞动着手帕,心思莫名。
&esp;&esp;她还是个云英未嫁的孩子呀,当着她的面就提及她的终身大事。
&esp;&esp;还有,娘亲也不问问她的想法。
&esp;&esp;她其实也……也没那个心思。
&esp;&esp;就是觉得咸宁表姐如是有了归宿,就剩她孤零零一个人,然后又不知嫁给哪个不认识的王孙公子,这样的话,其实小贾先生……还行。
&esp;&esp;宋皇后容色幽幽,转眸看了一眼晋阳长公主,觉得心累无比。
&esp;&esp;小姑子实在太难缠。
&esp;&esp;第586章 贾母:这是打了个大胜仗?
&esp;&esp;荣国府,荣庆堂
&esp;&esp;正是晌午时分,贾母刚刚吩咐着鸳鸯摆着饭菜,周围王夫人、薛姨妈相陪,钗黛、元探、迎春、湘云皆列坐相陪,珠钗裙袄,云堆翠髻,恍若百花盛开,桃红柳绿。
&esp;&esp;随着贾珩离了贾府,连续两封飞鸽传书送来,以致宫中前后送来两次封赏,府中前几天也沉浸在贾珩在河南等地顺风顺水的喜悦中。
&esp;&esp;可一晃几天过去,贾珩那边儿再没有飞鸽传书,再送将过来,荣宁两府也不禁有些担心。
&esp;&esp;贾母觉得哪里有些不自在,问道:“这几天怎么不见凤丫头和兰哥儿他娘?”
&esp;&esp;王夫人道:“这几天,珩哥儿不是没什么消息,珩哥儿媳妇儿担心的不成,凤丫头就过去陪她说说话,住几天,兰哥儿他娘也过去了。”
&esp;&esp;想起她那个大媳妇儿,最近也时常跑到东府,陪着那珩哥儿媳妇儿凑趣儿说话。
&esp;&esp;唉,她也是为了兰哥儿,也不容易。
&esp;&esp;提及秦可卿,贾母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一晃也有几天过去,从上回宫里赏赐着首饰,珩哥儿也没再往家里送着信儿,珩哥儿媳妇儿不定担心的跟什么似的。”
&esp;&esp;元春轻声道:“老祖宗,前天不是还来了一封家书?”
&esp;&esp;可卿担忧,她又何尝不担忧?这几天夜里辗转反侧,提心吊胆。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轻笑道:“是来了封家书,你不说我都快忘了。”
&esp;&esp;宝钗在薛姨妈身侧坐着,听着元春和贾母之间的叙话,如白海棠花芯的白腻玉容,怔怔出神。
&esp;&esp;家书,她前天也收到了,或者说他就是给她和秦姐姐,嗯,是给秦姐姐和她写的。
&esp;&esp;其实,上面也没写着什么,就是说着一些问候安好的寻常话语。
&esp;&esp;也不知他和那位咸宁公主去了河南那边儿,怎么样了。
&esp;&esp;薛姨妈笑了笑,道:“老太太,珩哥儿在外面领兵,前天不是先胜一场,您老就放心吧。”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道:“我倒是放心,珩哥儿什么时候也没让人操心过。”
&esp;&esp;说着,转而看向探春,问道:“探丫头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