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之挽天倾 第1265节(2 / 3)
色变化,说道:“永宁侯在北边儿的战事消息已经传将过来了,率精骑出大同军镇,前往草原,一战歼灭女真八旗精锐近万人,严卿可曾知晓?”
&esp;&esp;南安郡王心头咯噔一下,拱手说道:“回圣上,微臣方才进宫的时候已经听到此事,永宁侯在塞外取得一场大胜,以四万京营骑军歼灭女真八旗骁锐,大涨我大汉国势。”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面色沉静如渊,目光冷芒一闪而逝,心头暗道,以多胜少?
&esp;&esp;南安郡王此刻面色谨肃,低声说道:“圣上,此次运气不错,永宁侯以四倍于敌的兵力对女真以寡击少,再加之那女真轻敌,略取小胜,但女真八旗精锐何止一个镶蓝旗?经此一役,女真必定大举来袭,彼时京营反而兵微将寡,难以抵挡,以多击少的反而成了女真,绝不可因胜而生骄怠之心。”
&esp;&esp;这番话旨在“澹化”贾珩这场战事的功绩,比如运气不错,四倍于敌的兵力,而最后的担忧之言从军机大臣的眼光来看,倒也没有说错。
&esp;&esp;崇平帝脸色默然,看向一脸“忧国忧民”之色的南安郡王,徐徐道:“永宁侯已准备联络额哲所部精骑,汇合两部之后,打算前往大同,暂避女真锋芒,我大汉不宜以短击长,与女真决战于草原。”
&esp;&esp;南安郡王:“……”
&esp;&esp;那小儿既都调派好了,还让他们进宫商议做什么?
&esp;&esp;崇平帝这次转眸看向殿中文武,说道:“这次召诸卿过来,是北平方面,至今尚无动静,还不知女真是否从北平沿线入寇,北平与蓟镇方面的兵马能否抵挡得住。”
&esp;&esp;施杰沉吟说道:“圣上,女真想来是打算从宣府入关进入燕赵之地,蓟镇方面尚无敌袭情报传来,一片风平浪静。”
&esp;&esp;内阁首辅韩癀道:“圣上,李大学士前不久已到了北平,应无大碍。”
&esp;&esp;就在君臣几人议着之时,一个内监进入宫中,道:“陛下,太上皇派了内监相询永宁侯在塞外的战果。”
&esp;&esp;殿中众人都是一愣,旋即面色微动,也顿时明悟过来。
&esp;&esp;辽东之战可以说是太上皇不堪回首的记忆,可以说是隆治盛世的唯一污点。
&esp;&esp;而贾珩在北方一战,恰恰是隆治以来战果最为辉煌的大胜。
&esp;&esp;因为上次江南之战,虽然贾珩生擒女真亲王多铎让人觉得大快人心,扬我国威,但其实生擒女真亲王的象征意义还是更多一些,女真实力并未损耗多少。
&esp;&esp;至于朝鲜水师,大汉有些看不上。
&esp;&esp;而现在打残女真一旗,歼灭近万人,可谓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战果。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面色愕然片刻,心头不自觉轻快了几许,沉吟说道:“戴权,将这封奏疏递送过去,派人去解说战局,就说朕在会见阁臣、军机,稍后会前往重华宫。”
&esp;&esp;戴权拱手应是。
&esp;&esp;就在崇平帝在大明宫中与一众阁臣、军机商议着敌情之时,贾珩在塞外取得大捷的动静随着时间过去,在整个神京方面扩散之余,也传至贾府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荣国府,荣庆堂
&esp;&esp;夜幕降临,灯火通明,厅堂之中却辉煌如昼,整个府中都笼罩着一股欢庆热闹的氛围中。
&esp;&esp;贾母此刻坐在铺就着一床软褥的罗汉床上,下首的绣墩之上坐着王夫人、薛姨妈二人,薛姨妈此刻白净面皮之上见着喜色,手里捏着的一方手帕来回折叠着。
&esp;&esp;右侧凤纨以及曹氏在绣墩上列坐,脸上同样见着喜色流溢。
&esp;&esp;原来众人是围着贾母说话解闷儿,但谁曾想天刚刚落黑的时候,外面忽然传来了贾珩在北疆取得大胜的消息,一下子传至府中,外间的小厮立刻报给贾母。
&esp;&esp;贾母苍老、白净的面颊红润,兴致盎然地笑问道:“凤丫头,这外面是怎么说珩哥儿又打了胜仗的?”
&esp;&esp;凤姐笑道:“老太太,外面只说是打了胜仗,倒没说战事是怎么打的,刚才我让人去外面打听问着。”
&esp;&esp;那人在北边儿又打赢了一场,不枉她这几天提心吊胆的。
&esp;&esp;而李纨此刻坐在下首,一身兰色衣裙的丽人,那张薄施粉黛的秀雅玉容上见着喜色,心绪也有几许欣喜。
&esp;&esp;因为整个荣宁两府都在为此事欣喜莫名,李纨脸上的喜色,众人也没有怀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