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红楼之挽天倾 第175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这时,阿济格面色愤愤,怒声说道:“出兵罢!汉廷既然不愿议和,那就打疼他们!”

&esp;&esp;济尔哈朗嘴唇翕动了下,终究没有出言。

&esp;&esp;自己从平安州一役,皇太极丧命红夷大炮之手,济尔哈朗就颇受指责,连带着在女真高层中议事中出言就都少了。

&esp;&esp;多尔衮闻言,默然不语,似是思量了一会儿,转眸看向下首的范宪斗,问道:“范先生怎么看?”

&esp;&esp;先前,多尔衮就是听从了范宪斗的规劝,这才选择在豪格问题上,“大度”了一把。

&esp;&esp;范宪斗此刻老神在在,正自微微眯着眼眸,那张老年斑密布的脸上似乎陷入思索,闻听多尔衮相唤,拱手说道:“老臣以为当出兵,不仅是我八旗精锐,朝鲜水师也应出兵山东,给汉廷压力,不能让汉廷集合重兵绞杀山东的义士!”

&esp;&esp;此刻,福临坐在明黄色褥子铺就的龙椅上,垂眸看着下方议事的一幕,灵动的眼眸下意识去看多尔衮。

&esp;&esp;心头深处隐藏着一抹愤恨。

&esp;&esp;十四叔欺负了自家母妃,他对得起父皇吗?

&esp;&esp;多尔衮面色迟疑了下,沉吟道:“这个时候,粮秣不齐,不宜国战吧?”

&esp;&esp;“如果让汉廷从容平定山东叛乱,那时更为难办。”范宪斗苍老眼眸中满是笃定之色,说道。

&esp;&esp;多尔衮点了点头,面上若有所思。

&esp;&esp;这次机会实在是难得,或者说当初中原之乱时,也是适合女真入寇的时候,但旋即被贾珩平定。

&esp;&esp;范宪斗拱手道:“摄政王,去年西北之战,准噶尔人与和硕特人都在汉人手里吃了亏,后来与我大清结盟,如果我大清出兵,可以游说一同出兵。”

&esp;&esp;准噶尔以及和硕特几家,都曾派人至盛京联络,约定共抗汉廷。

&esp;&esp;可随着汉廷的崛起,吊打四夷,一众四方小国也就开始合纵连横起来,但受限于距离遥远,除非提前约定,根本无法做到一致行动人。

&esp;&esp;“他们自从吃了败仗以后,还在休养生息,现在也赶不上了。”多尔衮摇了摇头,道。

&esp;&esp;又是想了想,道:“那就出兵再次入关,哪怕吸引汉廷的注意力,为肃亲王那边儿吸引汉廷的目光。”

&esp;&esp;下方一众王公大臣闻言,也都开始准备起来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济南府城

&esp;&esp;又是经过了几日堪称惨烈的攻防之战,城头上的兵丁,伤亡不少,而且距离当初赵启所言的再坚持两三天,就能看见援兵的情况略有不同。

&esp;&esp;真就成了国人口中的“过两天再去”,实际上却是遥遥无期。

&esp;&esp;张岱率领着一众亲兵执刀警戒,此刻,随着士卒伤亡的增多,府城之上的丁壮青年,士气已是有些萎靡起来。

&esp;&esp;张岱则是一一慰问守城的将校,等巡视而毕,又前往伤兵营视察伤兵。

&esp;&esp;而张岱一行几人行走在乱糟糟的街道上,忽见得从城中心方向来了一骑,近前,翻身下马,正是山东巡抚赵启所派的差役,抱拳道:“张将军,巡抚大人唤你过去。”

&esp;&esp;张岱点了点头,率领着几个亲兵前往巡抚衙门。

&esp;&esp;巡抚衙门,官署之中——

&esp;&esp;待张岱见礼之后,赵启面色有着热切,问道:“张将军,城外的兵马可有新的动向?最近伤亡很大,士气低落啊。”

&esp;&esp;张岱道:“大人,城外叛军攻城受挫,同样士气低落。”

&esp;&esp;“这几天伤亡太重,一直这样下去,也不是法子,张将军可有破敌之策?”赵启目光热切问道。

&esp;&esp;张岱宽慰道:“大人稍安勿躁,也就一两天内,援军就会到来。”

&esp;&esp;赵启道:“城中的粮食快见底了,这几天伤亡又多了几千,以张将军估算,还要坚守多久,援兵才能到来?”

&esp;&esp;估算粮秣消耗与实际消耗,倒是另外一回事儿,因为在战争中,军卒具体的消耗要比平常多上不少。

&esp;&esp;张岱道:“中丞大人,不妨再坚守一阵,最多也就两三天。”

&esp;&esp;“事到如今,除了坚守倒也没有别的法子。”赵启面色变了变,终究叹了一口气,低声说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