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清末的法师 第1173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表现就显得有些刻意了。

&esp;&esp;但赵传薪什么都没说。

&esp;&esp;徐世昌语重心长:“炭工啊,你的初衷是好的,但你也要为整个国家考虑,如今朝廷入不敷出,军费又重,急需银钱啊。”

&esp;&esp;“急需银子就节流开源,向胪滨府学习。”赵传薪嘻嘻哈哈说。

&esp;&esp;“明年要禁烟,财政更是捉襟见肘。”徐世昌继续哭穷。

&esp;&esp;“当初选择挣那份脏钱,如今就要承受恶果。”赵传薪不为所动。

&esp;&esp;“事情没那么简单,根源在英帝国上。”

&esp;&esp;“事情很简单,本应亡国不亡种,可清廷选择亡种不亡国。”

&esp;&esp;“这……”徐世昌无话可说。

&esp;&esp;强行续命,外强中干。

&esp;&esp;所以戒断反应就很强。

&esp;&esp;徐世昌换了个话题:“等谈判结束,炭工要如何治理呼伦草原?”

&esp;&esp;赵传薪实话实说:“铁路沿线的府县,扩建扩建再扩建,阡陌交通鸡犬相闻,开发矿区,招垦招工。”

&esp;&esp;的确是实话,可听在徐世昌耳中又是另一番结论:“如此一来,所收的赋税怕是折腾没了也不足用。”

&esp;&esp;赵传薪当初对胪滨府公职人员说的那番话,自然不会告诉徐世昌。

&esp;&esp;他笑嘻嘻道:“不是马上就要收到沙俄的50万两银子赔款吗?”

&esp;&esp;“额……你就笃定他们会给?”

&esp;&esp;“讨价还价呗,但无论最终结果是多少,他们必须给,不给我会拿的更多,一边拿一边破坏。”

&esp;&esp;徐世昌听的心惊。

&esp;&esp;他又转变了话题:“那么,胪滨府准备如何铺路?马路么?盛京如今马路十分便捷。”

&esp;&esp;“对,我们也铺设马路,各煤铁盐石矿区、各翼牧场,须得四通八达。”

&esp;&esp;但赵传薪没说,他已经联系购买国外沥青加热设备,联系原油开采技术人员,并且做好了贿赂沙俄官员购买他们境内油田的准备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